打开共享EPC+手机APP
扫描二维码登录
数字经济分为数字化、互联网(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孪生3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第二个阶段。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不同,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的中期,技术进步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商业模式都在加速演进。 总体来看,社会生产力需求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2022年6月,国务院审批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初期积累、基础性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到成熟、完善、提高的新阶段。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走出一条自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这一必然选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超预期的冲击贯穿全年,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增长动能切换的内在要求,社会、行业、企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来之路十分迷茫。当下,行业正处在跨周期的断裂带上,未来设计行业将走向何方?要如何界定设计服务的价值?如何推动变革转型,做到知行合一? 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在2022思翔院长论坛·年度峰会上围绕破局、重构、增长展开演讲,提出重新定义设计,以服务场景中的具体建设为载体,实现价值服务。
谈到知识管理,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也会说出自己的理论和见解,但是真正做好知识管理,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做好知识管理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东方文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下,知识的管理,特别是知识的传承就更加困难,然而在新时期,面对新挑战,我们又不得不做好知识管理,借助知识管理来打造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
很高兴能在每年的这个时刻就当前形势的一些看法、认识与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韧性生存,人间正道是沧桑》,主要围绕五句话来讲:一是宏观形势“十分严峻”,二是“三大趋势”不会逆转,三是行业面临“五大挑战”,四是企业风险“十面埋伏”,五是韧性生存“八个重要”。
双碳科普 | 名词释义4:气溶胶、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森林、森林碳汇
在如今疫情时代,社会经济环境晦暗不明,各行各业都在挣扎向前,努力在时代大潮的侵袭下扎稳脚跟。而最近的勘察设计企业,“降薪”、“裁员”等名词被反复提起,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在市场上,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由增量转变为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片区开发、TOD、区县建设、美丽乡村……未来房建市政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城市综合开发业务发展潜力巨大。京津冀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以各大经济圈为主的交通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未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市场也将逐步迎来发展高峰。对勘察设计企业来说,市场是生存的根本,那么,在当前经济大势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抓住市场机遇,绝处逢生呢?
2021年,在《善思·第一辑》当中,我提到在大变局之下,设计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新的竞争格局、新的价值规律,相应的,行业内企业需要积极正视变化、改变习惯认知、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面对新周期、确立新逻辑、选择新赛道、实现新发展。
当前正处在一个易变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行业企业过去的发展经验和散点上的探索正在呈现边际效用递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迷茫、对游戏规则改变的不适应、对新旧业务的取舍……这些挑战正在倒逼着城建市政设计院重新架构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深化组织改革,从而朝着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迈进。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对新时期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什么”和“怎么保”提出了相关要求。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准确评估名城保护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